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tolephorus waitei
Stolephorus waitei韋氏側帶小公魚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Jordan & Seale, 1926 棲息深度 0 - 50公尺
中文名 韋氏側帶小公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鯷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95 Engrau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韋氏側帶小公魚 
最大體長 9.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魏氏小公魚、魩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澎湖 
棲息環境 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澳洲昆士蘭 
同種異名 Anchoviella bataviensis, Anchoviella waitei, Stolephorus bataviensis, Stolephorus insularis, Stolephorus insularis batavi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脊椎動物誌(上卷)(陳兼善, 1985);Chen, C.-H. (2004) Checklist of the fishes of Penghu. FRI Special Publication No. 4. 175 pp;Whitehead, P.J.P., G.J. Nelson and T. Wongratana 1988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 7. Clupeoid fishes of the world (Suborder Clupeoidei).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the herrings, sardines, pilchards, sprats, shads, anchovies and wolf-herrings. Part 2 - Engraulididae. FAO Fish. Synop. 125(7/2):305-579. Rome: FAO;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Jordan, D. S. etc. 1926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Spotty-face anchovy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紡錘型。頭中等大。吻圓鈍狀,吻長短於眼徑。眼中等大。口大,亞下位。上頜較下頜突出,其後端剛好延伸至鰓蓋後緣。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細齒。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細而密,下枝鰓耙19-25(通常為20-21)。體被薄圓鱗,易脫落;縱列鱗37-38,橫列鱗9-10;背鰭前中線鱗18-19;腹鰭前針狀稜鱗5-7。背鰭中等大,始於體中央稍前的上方,其前方無小刺,鰭條16-17;臀鰭始於背鰭基中央的下方,鰭條20-23。胸鰭側下位,末端不及腹鰭起點;腹鰭較短,位背鰭前下方;尾鰭叉型。體背部褐色,頭側淡白,沿體側中央有一條銀白色縱帶;眼下方、下頜前端及吻下部具有許多小黑點。尾鰭具黑緣,其餘各鰭無色。

棲所生態

近沿海表層魚類,濾食浮游生物為生,具群游性。多於表層至20公尺深之海域活動。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尼、馬來西亞,東至菲律賓,北至中國及臺灣,南至澳洲等海域。臺灣分布於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全年皆產,澎湖沿海較多,是魩鱙漁業的重要漁獲物之一,多以焚寄網捕獲,新鮮時可清蒸,但大多曬乾後出售,炒花生、辣椒或煮湯。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