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Opsariichthys evolans
Opsariichthys evolans長鰭馬口鱲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Jordan & Evermann, 1902)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長鰭馬口鱲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鯉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02 Cypr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長鰭馬口魚 
最大體長 12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粗嘴仔、白哥仔、臺灣平頜鱲、臺灣鱲 
世界分布 臺灣、中國   台灣分布 北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臺北 
同種異名 Leuciscus platypus, Zacco evolans, Zacco platypus   
參考文獻 Chen, I-S. , J.-H. Wu, and S.-P. Huang 2009 The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the cyprinid genus Opsariichthys Bleeker (Teleostei: Cyprinidae) fromTaiw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v. 86: 165-183;臺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臺灣河川溪流的指標魚類 第一卷 初級淡水魚類(陳義雄, 2009)  Jordan, D. S. etc. 1902 I-Shiung Chen, Jui-Hsien Wu, etc. 2009 
典藏標本 ASIZP0057991 ASIZP0059913 ASIZP0064637 ASIZP0064638 ASIZP0064639 ASIZP0064640 ASIZP0072590 ASIZP0072591 ASIZP0072592 ASIZP0072593 ASIZP0072594 ASIZP0072632 ASIZP0072633 ASIZP0072634 ASIZP0072635 ASIZP0074050 ASIZP0075031 ASIZP0080152 ASIZP0080156 ASIZP0080204 ASIZP0805273 ASIZP0805274 ASIZP0805275 ASIZP0805276 ASIZP0805277 ASIZP0805315 ASIZP0805316 ASIZP0805317 ASIZP0805318 ASIZP0915273 ASIZP0915274 ASIZP0915275 ASIZP0915276 ASIZP0915277 ASIZP0915315 ASIZP0915316 ASIZP0915317 SU7129Holotype SU7271Paratype SU7333Paratype ...列出全部57筆... 
典藏基因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84%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2011-10-03,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Formosan pale chub; Long-fin club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LC 2017淡水魚紅皮書:LC
形態特徵

背鰭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不分枝軟條)+ 8-9(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3-1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咽齒式 5,4,1-1,4,5;側線鱗數 43-45;背前鱗數 16-18。體被有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雄魚胸鰭延長,超過腹鰭起點;臀鰭鰭條延長,尤以前4根分枝鰭條為甚,雄魚可達尾鰭基部。體呈銀白色,雄魚體側具有明顯的11-14條青色亮橫紋,雌魚則為暗青色或略不明顯。雄魚吻部黑褐色;頭腹部、體腹部及鰓蓋部下方為橘黃色至紫紅色;背鰭鰭條黑灰色,末緣橘紅色;尾柄部及尾鰭呈黃綠色至鮮黃色;胸鰭橘黃色至鮮黃色;追星呈圓錐形,各自獨立。雌魚吻部淡灰色;頭腹部、體腹部及鰓蓋部下方為灰白色;背鰭鰭條黑灰色,鰭膜橘黃色,前方數鰭條可能偏紅;尾柄部黃綠色;尾鰭暗黃色;胸鰭白色。與粗首馬口鱲(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的差異,可由背前鱗16-18(vs. 25-27)以及側線鱗數43-45(vs. 51-55)加以區別。與平頜鱲(Zacco platypus)的區別,在幼魚及雌魚階段不易靠外觀分辨,雄魚則可由(一.)胸鰭末端達腹鰭起點之後(vs. 不及腹鰭起點);(二.)體側橫帶明顯區分為11-14條(vs. 體側橫帶通常融合成塊狀斑,橫帶條數不易計數);(三.)追星呈圓錐形,各自獨立(vs. 部分追星基部融合而連成一線);(四.)胸鰭鮮黃(vs. 胸鰭偏紅)等特徵加以鑑別。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主要棲息在河川中游附近,主要活躍於水體的中上層,生性活潑,善跳躍,具群集性。雜食性,喜好捕食水棲昆蟲或刮食食頭上的藻類、攝食有機碎屑等。  

地理分布

於國內分布於北部溪流,分布範圍包括臺北至苗栗一帶的各大溪流,在淡水河流域與外來種的平頜鱲(Zacco platypus)共域。過去被視為是平頜鱲(Zacco platypus)之同物異名,近年來其分類地位已重新確認。除臺灣外,本種亦產於中國東南地區。 

漁業利用

為臺灣北部河川最主要的溪釣種類之一。食用魚,油炸或紅燒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