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nneapterygius rhabdotus
Enneapterygius rhabdotus棒狀雙線鳚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Fricke, 1994 棲息深度 1 - 8公尺
中文名 棒狀雙線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三鰭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5 Tripteryg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棒狀雙線鳚 
最大體長 2.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三鰭鳚 
世界分布 中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同種異名 Enneapterygius sp.   
參考文獻 Fricke, R., 1997. Tripterygiid fishes of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with descriptions of 15 new species, including 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world Tripterygiidae (Teleostei).. Theses Zool. 29:1-607;Fishbase(2006)   Fricke, R. 1994 
典藏標本 USNM00259177 USNM00279809 USNM00279867  
英文俗名 Umpire Triplefin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瞳孔前緣下方;雄魚吻部長於雌魚;齒小,上下頜具椎形齒;鋤骨及腭骨前端具齒群。眼眶上緣觸角細長,呈葉狀。鼻瓣膜為葉狀。後顳骨枝稍彎曲,呈”I”形。頤部感覺孔 3-4 + 3-4 + 3-4。頭部、胸部及胸鰭基部無鱗。體櫛鱗,尾柄圓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15-20個,孔鱗側線從胸鰭基後方即稍下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倒數第三硬棘下方;後段側線具2列缺刻鱗15-20個,末端止於尾柄。側線上鱗列 4 + 2 + 4。D. III+XI-XII+7-11; A. I+15-20; P. ii-iii + 5-7 + vi-viii (15-20);L.l. 15-20 + 15-20。背鰭低矮,分成三枚,但長度不超過第二背鰭第一軟條;臀鰭起始於第一0側線孔鱗下;胸鰭末端達第六至第七臀鰭鰭膜。雄魚體側前端3/4處及各鰭條黑色,尾鰭黃色,中間具黑色橫紋;雌魚頭部灰色具灰色斑紋,體側黃色,具3-4條鑲灰邊棕色寬大橫紋。(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及岩礁,水深1-8m。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北從臺灣、菲律賓、泰國灣、帛琉及巴布亞新幾內亞至社會群島及馬貴斯群島(Marquesas Is.)。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