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
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矛尾鰕虎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Richardson, 1844 棲息深度 5 - 20公尺
中文名 矛尾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矛尾鰕虎魚 
最大體長 15.5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尖尾鰕虎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南太平洋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1. Yamada, U., S. Shirai, T. Irie, M. Tokimura, S. Deng, Y. Zheng, C. Li, Y.U. Kim and Y.S. Kim, 1995. Names and illustrations of fishes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Yellow Sea. Overseas Fisher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Tokyo, Japan. 288 p. ;2.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 ;3. 伍漢霖、鐘俊生等編著。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五)-鰕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951 pp.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Spear-shaped tail goby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VIII, I-21~23;臀鰭I-18~19;胸鰭21~24。縱列鱗42~50。背鰭前鱗21~26。體特別延長,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頭部具3個感覺孔;頰部有4條水平縱向的感覺乳突線,無垂直感覺乳突線。體被圓鱗,後部鱗較大;頭部除了吻部外,均被小圓鱗。背鰭兩個,分離;胸鰭寬圓,等於或稍短於頭長;腹鰭圓形,癒合呈吸盤狀;臀鰭與背鰭同形,但其基底短於背鰭基底長,約佔腹緣的3/5;尾鰭矛尾形。體呈灰褐色,頭部和背部都有不規則暗色斑紋;第一背鰭第5~8鰭棘之間有1個大黑斑;第二背鰭有3~4縱行暗色斑點。胸鰭具暗色斑紋;臀鰭、腹鰭淡色;尾鰭有4~5行暗色橫紋。(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近岸小型底棲魚類,棲息於河口汽水域、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淤泥的底質水域,或水深可達60-90公尺深的沙泥底質沿岸海域,也可進入江、河下游淡水水體中。主要攝食橈腳類、多毛類、蝦類等底棲無脊椎動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臺灣、黃海、東海和南中國海。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