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tenogobiops mitodes
Ctenogobiops mitodes絲鰭櫛眼鰕虎
by: 陳正平
命名者 Randall, Shao & Chen, 2007 棲息深度 9 - 21公尺
中文名 絲鰭櫛眼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絲背櫛眼鰕虎魚 
最大體長 5.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南沙 
棲息環境 近海沿岸、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南海東沙島 
同種異名 Ctenogobiops pomastictus   
參考文獻 Randall, J.E., K.-T. Shao and J.-P. Chen, 2007. Two new shrimp gobies of the genus Ctenogobiops (Perciformes: Gobiidae),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Zool. Stud. 46(1):26-34.   Randall, J.E., K.-T. Shao etc. 2007 
典藏標本 ASIZP0065069Holotype ASIZP0065070Paratype NMMBP08629Paratype NTOUP201207-569  
英文俗名 Theadlike shrimpgoby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11。臀鰭:Ⅰ, 11。胸鰭:18~19。腹鰭Ⅰ, 5。尾鰭17。縱列鱗 46~52。橫列鱗17。體延長,前呈圓筒型,後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4.3~5.0倍;為頭長的2.0~2.2倍。第一背鰭較第二背鰭高,第二鰭棘延長,長度約等長於頭長,標準體長為棘長的2.2-2.3倍。尾鰭圓形,與頭長約等長。兩腹鰭癒合成一碟狀,末端只延長至肛門位置。體呈灰白色,體側有4條由暗棕色小斑組成的縱列斑紋,第三列(中間列)的斑點最大,也比較長。頰部與鰓蓋上具有一列由三個黑點所組成的斜斑(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福馬林浸漬之正模標本體色描述:呈淡黃色,體側有4縱列的褐色斑點,其中以具有6個斑點的第三列斑點(側面中央)為最大,除了最後1-2個斑點呈扁橢圓形外,愈後端的斑點愈小;第三列前兩個暗斑在胸鰭底下;除了最後一對斑點之外,第三列各斑點上緣間尚有1個褐色小斑;除了體後部之暗斑外,體表前兩列的暗斑形成三角形,第4列的7個小斑點位於胸鰭基腹緣,尾鰭基最後端的小斑點與正上方2個斑點排成一直線;上頜骨尾端後上方有一個褐色斑點,前鰓蓋骨中間有一條雙層灰帶與一個褐色斑點,另外在同樣高度的鰓蓋上有1個褐色斑點;鰓蓋背側有一個較小的褐色斑點,另有一個褐色斑點位於前鰓蓋緣背側上端;眼下緣後有1個斜向的深褐色小斑點及1條淡而細的灰帶;眼上緣後有一條部分為雙層之褐色細帶彎延至背鰭起點下;第一背棘正前方之一對褐色斑點前面,另有2個中等大的黑斑; 除了尾鰭鱗基部3個排成一直線的小點外,所有鰭條呈半透明狀。(黃世斌、林沛立編寫 2016/05)。

棲所生態

為暖水性沿岸底層小型魚類,生活於熱帶珊瑚叢的沙地中,與槍蝦營共生生活。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原始描述自西太平洋各地以及南沙群島。臺灣分布於南部及東沙島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