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Himantura undulata
Himantura undulata波緣窄尾魟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Bleeker, 1852) 棲息深度 85 - 90公尺
中文名 波緣窄尾魟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魟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55 Dasya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波緣窄尾魟 
最大體長 410 cm TL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魴仔、豹紋魟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尼雅加達 
同種異名 Himantura uarnak, Trygon undulata   
參考文獻 Last, P.R. and L.J.V. Compagno 1999 Dasyatididae. Stingrays. p. 1479-1505. In K.E. Carpenter and V.H. Niem (eds.)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 3. Batoid fishes, chimaeras and bony fishes part 1 (Elopidae to Linophrynidae). FAO, Rome.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Leopard whipray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約呈菱形,其前斜緣幾乎呈直線狀;吻短而寬;吻端稍尖;口內具四枚乳頭狀突起,中間二枚較長,旁邊二枚較短小;幼魚背部中央自鰓區至肩帶區具一小堆圓錐狀小棘,中央一列較長且為黃色;成魚之背部小棘分布廣大,自兩眼沿鰓區,腹區至尾基部,甚至全部均具小棘;尾背面具一長硬毒棘,但無皮摺。(2019/07/03)

棲所生態

底棲性魚類,是最大型魟魚之一。一般大多活動於沿岸的沙泥底海域,亦常隨著高潮時而進入河口區或更淺的潟湖區,甚至也可被發現於珊瑚礁區的沙泥地。活動深度在5-50公尺間。常將身體埋入沙中,僅露出兩眼及呼吸孔,伺機捕食,以小魚、底棲蝦蟹、蠕蟲及水母等為食。尾刺有毒腺,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地理分布

分布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台灣東部周圍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及延繩釣等。肉可食用,但具腥味,非重要的食用魚;是受歡迎的垂釣魚種;皮膚與肉被乾製或用來生產皮革做成錢包與袋子;亦被使用於中藥藥材。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