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Rogadius pristiger
Rogadius pristiger鋸銼倒棘牛尾魚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Cuvier, 1829) 棲息深度 15 - 95公尺
中文名 鋸銼倒棘牛尾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牛尾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13 Platycepha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鋸銼倒棘鯒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竹甲、狗祈仔、牛尾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Platycephalus pristiger, Rogadius asper   
參考文獻 Knapp, L. W. 1999. Family Platycephalidae. In: Carpenter and Niem (e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ies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Bony fishes part 2 (Mugilidae to Carangidae). FAO, Rome. v. 4: iii-v; 2069-2790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Thorny flathead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鰭條I-VIII, 11-12(主要11);臀鰭鰭條11;胸鰭鰭條20-22(主要20);腹鰭鰭條I, 5;尾鰭分叉鰭條10-12(主要11-12)。側線鱗50-53;鰓被架7。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細尖,縱剖面略呈圓柱狀。頭部呈縱扁,眶間隔稍寬。吻平扁而短,約與眼徑等長。頭長為吻長之3.4-3.6倍。口大,上位,向後延伸超過眼睛前緣。眼大,眼後無凹陷。體長為頭長之2.5-2.6。鋤骨齒兩叢。頤部具發達側線管。眼上方不具附肢。間鰓蓋骨不具附肢。頰部具單稜。眼下稜鋸齒狀。前鰓蓋骨上方具3-4棘,上棘最長,下方具一向前之倒棘。虹膜雙葉型(bilobed)。眼眶前具1棘。眼眶上方具0棘。側線鱗具兩開口;第一背鰭及側線間列5-6。頭部及身體上灰黑色,下半部白色;背部不具鞍斑;第一背鰭中間白色,外緣黑色;胸鰭及第二背鰭具斑點形成之條紋;腹鰭黑色;臀鰭基部黑,外緣淡色;尾鰭具有黑色橫條紋。本種極易與Rogadius asper混淆,主要差別在於尾鰭具條紋以及第一背鰭及側線間鱗列較少。(何宣慶編寫 2012/12)

棲所生態

底棲性,生活在淺海或較深處之沙泥地。肉食性,以底棲性魚類或無脊椎動物為食。利用體色之擬態隱身於沙泥地,用以欺敵以及趁獵物不注意時躍起捕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紅海、馬達加斯加、阿曼灣、泰國灣、印度洋北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阿拉弗拉海、澳洲西北大陸棚和新喀里多尼亞等。臺灣發現於西南沿海。 

漁業利用

屬於底拖漁業捕撈物種,體型較小,通常可見於下雜魚堆,或偶在魚市場販售,經濟價值低。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