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 |
|
![]()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
||||||||
命名者 | Allen, 1973 | 棲息深度 | 20 - 50公尺 | |||||||
中文名 | 黑鰭緣雀鯛 | 有毒魚類 | 否 | |||||||
科中文名 | 雀鯛科 ![]() |
經濟性 | 否 | |||||||
科號科名 | F411 Pomacentridae | 食用魚類 | 否 | 中國大陸名 | 黑緣雀鯛 | |||||
最大體長 | 8 cm | 觀賞魚類 | 是 | 其他中文名 | 厚殼仔、黑婆(臺東) | |||||
世界分布 | 印度至西太平洋 | 台灣分布 | 東部、南部、南沙
![]() |
|||||||
棲息環境 | 礁區、近海沿岸 | 模式種產地 |
|
|||||||
同種異名 | ||||||||||
參考文獻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5);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 ![]() ![]() ![]() ![]() |
|||||||||
典藏標本 |
![]() ![]() ![]() ![]() ![]() ![]() ![]() ![]() ![]() ![]() |
|||||||||
典藏基因 | ![]() | |||||||||
英文俗名 | Blackmargined damsel; Black-margined damsel | |||||||||
瀕危狀態 | ![]() |
|||||||||
形態特徵 |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8-2.0倍。吻短而鈍圓。口中型;頜齒兩列,小而呈圓錐狀。眶下骨裸出,下緣具極弱鋸齒;眶前骨及眶下骨無缺刻;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體被櫛鱗;鼻部具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5-17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略呈角形,硬棘XIII,軟條14-15;臀鰭硬棘II,軟條14-15;胸鰭鰭條16-17;尾鰭叉形,上下葉末端呈圓狀。體呈藍綠色,腹側較淡。胸鰭淡灰色,基部全為黑色;背、臀及尾鰭黃色;尾鰭後緣黑色。 |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區外礁斜坡,深度在20-50公尺間;亦常被發現於沙地中的岩石露頭的周圍或沿著50 公尺深有洞穴的礁岩牆活動。以浮游動物與藻類為食。 |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東印度洋與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 (弗洛勒斯與摩鹿加島)、西澳大利亞 (羅雷淺灘)、GBR的北部、珊湖海、巴布亞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北至菲律賓、臺灣與琉球群島。臺灣主要發現於南部。 |
|||||||||
漁業利用 | 小型之雀鯛,無食用價值。有人將其作觀賞魚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