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魴仔、肉絲魟、古氏土魟、沙帽子(澎湖)、蝙仔(澎湖)、查某仔囝(澎湖)。棲息於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深度8-50公尺,有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南沙,最大體長70 cm,模式種產於印度;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
|
| 體盤菱形,前緣斜直,與吻端約成60-70度;體盤寬比體盤長約大1.4-1.5倍。吻端圓鈍不突出,吻長約等於體盤長的1/5-1/6,約比眼間隔大2倍。眼大,顯著突起;眼徑比噴水孔大。口小,口前吻長比口寬大1.7倍。口底具顯著乳突2個。尾頗短,尾長比體盤長大1.3-1.5倍;在尾刺後方的背側面皮褶顯著但短,約略等於吻長,而腹側面之前方有寬的皮褶,後部則漸低平,但可達尾端。幼體完全光滑;成體體背中央具一縱列小棘。體背褐色,散在許多具黑緣之藍點,體盤邊緣淺淡, 兩眼前後區具一顯著之暗色橫斑;腹面呈淡白色;尾部暗褐色,其後部具幾個白色環帶。 |
| 底棲性魚類,大多活動於礁石區外的沙泥底海域,通常棲息在較深的海域,但常隨著高潮時而進入礁盤區或更淺的潟湖區,活動深度在0-90公尺間,有時也會進入河口水域。常將身體埋入沙中,僅露出兩眼及呼吸孔,伺機捕食,以底棲蝦蟹為食。尾刺有毒腺,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東起紅海和東非,西至薩摩亞和東加,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東部、南部、澎湖、小琉球、綠島及蘭嶼等海域。 |
| 為暖溫性近海底棲中小型次要經濟魚類。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