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大面側仔、大目側仔。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潟湖,深度1-4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產於臺灣南部、小琉球、綠島、東沙,最大體長9 cm,模式種產於東帝汶。 | |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D. VII-I,9;A. II,8;P. 13;C. 3-4,9+8,3-4;Pred.S. 4;GR. 2,12+1+3;HL. 2.4 -2.7;BD. 2.8-3.0 in SL;SnL. 3.4-4.2;ED. 3.2-3.3 in HL。體側有五條縱走的暗色至黑色水平帶,中央三條明顯可見,自吻端延伸到尾鰭,最中央之縱帶甚至延伸至尾叉處,而中央上下兩條在尾柄後急速向中央彎曲。除此之外,最中央之縱帶明顯較其上下兩條為寬,且暗色縱帶略寬或等於體側白色縱斑。Apogon novemfasciatus為同種異名。 | |
主要棲息於淺潟湖礁區或沿岸礁盤區。通常成對生活,以小型甲殼類及魚類為食。 | |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東印度洋的聖誕島,則東至萊恩群島,北至臺灣、日本,南迄大堡礁及薩摩亞等。臺灣分布於南部、小琉球及綠島等。 | |
無任何經濟價值。 |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