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尖吻土魟、魴仔。棲息於砂泥底、近海沿岸,深度53-142公尺,有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不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產於臺灣西部,最大體長72 cm DW,模式種產於中國東海。 | |
體盤呈菱形,吻部顯著尖突而呈三角形,眼前吻長約為體盤寬的36.9-43.9 %。眼小,眼徑為體盤寬的2.4-3.8%。眼間距為吻體長的23.3-24.1%。下唇不具延長乳頭狀突起。尾長而呈鞭狀,腹側面具一皮褶,背側面則無。胸鰭輻射狀軟骨129-135條;腹鰭輻射狀軟骨23-28;具22-24小腸瓣膜。體背側赤褐色,大者較深,體盤邊緣淺淡;腹側淡白。過去文獻中所述及的(Dasyatis acutirostra)是本種的同種異名。 | |
主要棲息於近海的沙泥海域中,棲息深度約在50-150公尺間。以底棲甲殼類為主要食物。屬於卵胎生魚類,一次可以產下好幾尾小土魟。尾刺有毒腺,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 |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海域至東海等地。在臺灣見於西部海域。 | |
為暖溫性近海底棲中小型次要經濟魚類。 | |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