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x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N/A 龍虎斑 F338 Serranidae 鮨科
俗名龍虎石斑魚、龍虎石斑、巴龍膽、珍珠龍膽、虎膽。棲息於礁區、近海沿岸、潟湖,深度1-20公尺,無毒性,可食用,無觀賞價值,是經濟性魚類,分布於臺灣、中國、東南亞,產於臺灣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最大體長未知,模式種產於無。
身體外部形態及各鰭的位置等大致和同屬的石斑魚相似。但在體型和體色方面,因龍虎斑為棕點石斑(也稱老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的雌魚與鞍帶石斑 (也稱龍膽石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雄魚,利用人工培育出的雜交種,因此同時兼具兩親代種的特徵。但在體型方面,龍虎斑體高較高,較接近棕點石斑,但吻端較棕點石斑為尖。本魚種頭部及體側具有5-6條形狀不規則的寬闊黑褐色橫帶,橫帶邊緣輪廓分明,邊緣具有一些黑褐色斑點。各鰭的色斑與鞍帶石斑較接近,各鰭鰭膜灰白色至淺黃褐色,具有明顯的黑褐色斑點或條帶。成魚各鰭的斑點明顯較小魚多且緻密。
屬於廣溫以及廣鹽性魚類,對鹽度、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廣,但仍不能適應過低的水溫。因是雜交種,因此同時具有棕點石斑與鞍帶石斑的優點,擁有棕點石斑的較強抗病能力與鞍帶石斑的較快成長速度。因此近年來發展成受歡迎的養殖魚種。
龍虎斑的兩種石斑親魚均為台灣的本土種,但此雜交種是首先在國外由人工方式培育出來。而後臺灣、中國及許多東南亞國家相繼投入該種的養殖。因該魚種成長較棕點石斑或點帶石斑快速,體重一年可達1公斤以上,也具有肉質細嫩的優點,近年來成為新興的養殖石斑魚種之一。
在臺灣屬於常見養殖魚種,中南部許多縣市皆有養殖。但由於不當放生等途徑,國內目前已經可以在北部及南部若干礁石或港灣區的沿岸海域發現其蹤跡,偶爾可由手釣捕獲。因為龍虎斑原來不存在於自然的海域,所以牠的外逸也可以算得上是「外來種」。又因適應力強,且屬肉食性的掠食魚種,飢餓時也會吞食較小的同種個體,至於是否會如同「入侵種」般影響海域生態,則仍有待評估。為了防範未然,目前海科館在基隆市政府同意下,正嘗試利用釣魚及潛水方式在潮境保育區內以圍網或魚槍(具合法使用登記)等方法來獵捕龍虎斑,預計執行至2020年底。(2020-5-6)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