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Diploprion bifasciatum  
發音 
Diploprion bifasciatum雙帶鱸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28 棲息深度 1 - 104公尺
中文名 雙帶鱸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雙帶黃鱸 
最大體長 2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皇帝魚、火燒腰、拆西仔、酸監仔、虱梅魚、涎魚、鱸魚(臺東)、花鱸(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爪哇 
同種異名 Diploprion bifasci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Baldwin, C.C. etc. 199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MNH90070 ASIZP0054111 ASIZP0054717 ASIZP0059268 ASIZP0060030 ASIZP0060042 ASIZP0064306 ASIZP0067083 ASIZP0079340 ASIZP0700313 ASIZP0802641 ASIZP0802838 ASIZP0805856 ASIZP0912838 ASIZP0915856 BPBMI23124 FRIP00365 FRIP03117 FRIP22119 NMMBP08690 NMMSTP00480 NTUM08253 RUSI35078 RUSI35699 USNM00218889 ZMH13842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英文俗名 Two-banded sea-perch; Two-banded perch; Yellow striped grouper; Yellow emperor; Two banded grouper; Barred soap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0-2.4倍。頭背部幾乎斜直;眶間區平坦。吻略鈍圓。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之下方;上下頜、腭骨及鋤骨均具齒。前鰓蓋後緣鋸齒狀。鰓耙數9-10+19-22。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80-88;縱列鱗數100-110。背鰭連續,硬棘部低,有硬棘VIII枚,軟條13-16;臀鰭硬棘II枚,軟條12-13;腹鰭腹位,末端伸達臀鰭前緣;胸鰭短於後頭部,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尾鰭圓形。體前半部淡黃色,後半部黃色,體側有兩條暗灰色寬橫帶,其中一條在頭部,另一條在體中部。除背鰭硬棘部暗色,腹鰭具黑緣外,各鰭為黃色。幼魚的背鰭第二及第三棘特別延長呈絲狀。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之洞穴或縫隙中,白天會在礁區外圍的砂泥地上活動。以魚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馬爾地夫至巴布新幾內亞,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南、北部及各離島礁區均有。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體表能分泌具黑鱸素(grammistin)之粘性毒液,不可食,但具觀賞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