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Lophius litulon  
發音 
Lophius litulon黃鮟鱇
by: 何宣慶
命名者 (Jordan, 1902) 棲息深度 25 - 560公尺
中文名 黃鮟鱇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鮟鱇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227 Lophi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黃鮟鱇 
最大體長 1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鮟鱇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東京 
同種異名 Lophiomus litulon   
參考文獻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   Jordan, D. S. 1902 Caruso, J. H. 198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3058 ASIZP0065406 ASIZP0066343 ASIZP0066962 ASIZP0066963 ASIZP0075152 ASIZP0806628 ASIZP0900353 ASIZP0916628 ASIZP0917371 NMMBP02869 NMMBP03718 NMMBP05796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Yellow goos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頗細長,頭寬扁,表皮平滑,無鱗,體側具有許多皮鬚;附肢(胸蹼)肥厚;額骨側脊具兩列低的錐形脊;具有偽鰓(擬鰓);眼間隔寬且稍凹陷;肱骨脊發達,具2-3枚小棘。吻觸手短,纖細,無捲鬚,通常比第二背鰭棘短;餌球具有類似三角信號旗狀的簡瓣,沒有長觸毛和眼狀囊(附肢)。第II背鰭棘短,鰭棘末端呈深色並且具有黑色捲鬚;第III背鰭棘長,色斑深,無捲鬚;第IV至第VI背棘短,無捲鬚;背鰭基底具一深色斑。黃褐色體背具有不規則的深棕色網紋;腹面呈淺色;胸鰭底末梢呈深黑色;臀鰭與尾鰭深黑色;口腔呈淡白或微暗色,無彩色紋理。

棲所生態

屬於深海底棲性魚類;常見於大陸棚外圍和大陸斜坡上部區域,通常棲息於深度100-600公尺水域。通常以吻觸手及餌球引誘獵物前來,在瞬間一口吸入獵物,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海域,包括韓國、日本沿海及東海至臺灣海域。臺灣東北部偶而可見,在臺灣是屬於稀有種。 

漁業利用

可食用,在海鮮餐廳販售,個體相對較大,具漁業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