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empheris vanicolensis  
發音 
Pempheris vanicolensis黑緣擬金眼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31 棲息深度 1 - 30公尺
中文名 黑緣擬金眼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擬金眼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83 Pemphe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黑緣單鰭魚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三角仔、刀片、水果刀、解餌刀、皮刀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小琉球、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密克羅尼西亞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Fishbase(2003)  Cuvier, G. etc. 183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6060 ASIZP0073183 ASIZP0073184 ASIZP0074509 ASIZP0800607 ASIZP0805608 ASIZP0805609 ASIZP0910607 ASIZP0915608 ASIZP0915609 FRIP22469 NMMBP00779 NMMBP01165 NMMBP01200 NMMBP05325 NTMP0261 NTUM01145 NTUM04368  
典藏基因2008-08-05,張榮樺,CO1,100%
英文俗名 Vanikoro swee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背、腹緣隆起,尾柄細長,喉部中部具稜脊。頭中等大,吻端鈍圓。眼大型,其直徑遠大於吻長。口斜裂,下頜突出,上頜稍可伸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有小錐狀齒,舌上無齒。鰓耙細長,具擬鰓;鰓裂寬,鰓膜不相連並在喉峽部游離。前鰓蓋骨後緣具棘1-3枚,主鰓蓋骨無棘。體被櫛鱗,頭側、尾鰭、臀鰭基底上方均被鱗;側線完全延伸至尾鰭後端,側線鱗數60-73,側線上方有鱗列5-6列,側線下方有鱗列12-13列。體呈深紅褐色,頭部及背部較黑,其下則顏色較淡或略帶銀色;鱗片上多多少少有黑點。背鰭的末稍呈黑褐色;胸鰭的基部無黑斑或黑帶;臀鰭前部末稍呈黑褐色,且延伸至後部,尾鰭上下葉倉末稍皆呈黑褐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清澈水質的潟湖及向海的珊湖礁盤下方或洞穴中,白天不易見其行蹤,夜間則經常成一大群游動覓食。夜行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小型底棲甲殼類或小魚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至薩摩亞,北至臺灣南部。臺灣南部海域可發現,唯需再加確認。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食用價值低,唯持殊的體型,呈銅銀亮片般的外表,以及夜行性魚獨有的大眼睛,當然就成了水族館張羅的美麗觀賞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