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iganus spinus  
發音 
Siganus spinus刺臭肚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棲息深度 1 - 50公尺
中文名 刺臭肚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臭肚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67 Sig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刺籃子魚 
最大體長 2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臭肚、象魚、疏網、娘戾仔、西網、象耳(澎湖)、臭肚仔(澎湖)、羊矮仔(澎湖)、盧矮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 
模式種產地
爪哇 
同種異名 Amphacanthus guamensis, Amphacanthus marmoratus, Amphacanthus scaroides, Amphacanthus striolatus, Amphacanthus tumifrons, Sigamus spinus, Siganus fuscescens, Siganus marmorata, Siganus marmoratus, Siganus rostratus, Siganus striolatus, Siganus tetrazonus, Siganus tumifrons ...共20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503 ASIZP0057541 ASIZP0057683 ASIZP0060743 ASIZP0067396 ASIZP0067397 ASIZP0067401 ASIZP0067527 ASIZP0802874 ASIZP0802875 ASIZP0802876 ASIZP0802877 ASIZP0912874 ASIZP0912875 ASIZP0912876 ASIZP0912877 BPBMI23220 BPBMI23269 FRIP20033 FRIP21004 NMMBP02310 NMMBP06071 NMMSTP00767 NTMP1194 NTOUP201207-566 NTUM03835 NTUM06326 NTUM06432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Scribbled rabbitfish; Scribbled spinefoot; Spiny rabbitfish; Spinefoot; Black spinefoot; Black trevally; Blue-spotted trevally; Little spinefoot; Marbled-spine foot; Happy moments; Mi-mi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背緣和腹緣呈弧形,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3-2.8倍。頭小。吻尖突,但不形成吻管。眼大,側位。口小,前下位;下頜短於上頜,幾被上頜所包;上下頜具細齒1列。體被小圓鱗,頰部前部具鱗;側線上鱗列數14-18。背鰭單一,棘與軟條之間具一缺刻;尾鰭截平。體側上半為黃褐色,下半則為灰白色;並滿佈蠕紋,蠕紋間散佈小黑點。頭部為暗棕色,不具明顯的網狀紋。尾鰭具數條暗色橫帶。體色會隨環境不同而改變;魚體受驚嚇後,頭部網狀較明顯;體側顏色變暗,且網紋變成數條斜交的暗帶。

棲所生態

幼魚成群在大洋以浮游生物為食,並逐漸朝礁區移動。成魚通常會形成少於10尾的小群體在礁區外緣活動;亦常被發現於河口域,甚至淡水河川下游。以附著之絲狀藻及其他藻類為食,會避食藍綠藻。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自印度、斯里蘭卡,東至東加、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等。臺灣全島及離島沿岸均產。 

漁業利用

全年皆可以手釣、圍網、拖網等漁法捕獲。本魚種以燒烤為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