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Diplophos orientalis  
發音 
Diplophos orientalis東方雙光魚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Matsubara, 1940 棲息深度 150 - 500公尺
中文名 東方雙光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雙光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79 Gonostoma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東方雙光魚 
最大體長 3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光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西南部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Diplophos taenia orientalis   
參考文獻 1.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 2. Liao, Y.C., C.H. Chang, and K.T. Shao, 2008. Twenty New Records of Stomiiformes Fishes (Pisces: Stomiiformes) from Taiwanese. J. Fish. Soc. Taiwan, 35(4):369-397.  Matsubara, K. 1940 
典藏標本 ASIZP0062632 ASIZP0064158 ASIZP0073845 ASIZP0075043 ASIZP0806585 ASIZP0916341 ASIZP0916585  
英文俗名 Oriental porthol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細長而側扁。口裂大,上下頜齒細小,腭骨具1列小齒,鋤骨及舌骨無齒。眼大,眼徑長於兩眼間隔長。具鱗,但易脫落。背鰭短,具11-13根軟條;臀鰭延長,起點在背鰭基後緣,或稍後方,具57-63根軟條(通常為60-61);無脂鰭。脊椎骨數為83-86(通常為84)。發光器:下頜逢合處發光器(SO) 2個;鰓被架發光器(BR) 11-13(12)個;喉峽部最前端到胸鰭基底的腹面側發光器(IP) 15-18(16-17)個;胸鰭起點到腹鰭起點的腹側發光器(PV) 23-25(24)個;腹鰭起點到臀鰭起點的腹側發光器(VAV) 13-15(14)個;臀鰭起點到尾柄的腹側發光器(AC) 37-42+2=39-44(41-43)個;喉峽部最前端到尾柄的腹側發光器(IC) 92-99(95-97)個;側列發光器(OA) 78-86(80-81)個;側線發光器(LLP) 79-88(82-84)個。體一致為銀黑色。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魚類,棲息深度約在150-500公尺間,偶出現於近海及沿岸,生態習性不甚清楚。覓食對象多樣,諸如小魚、甲殼類及頭足類等。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海域,包括日本及臺灣。臺灣發現於西南部及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