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Gobiobotia intermedia  
發音 
Gobiobotia intermedia中間鰍鮀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ănărescu & Nalbant, 1968 棲息深度 1 - 5公尺
中文名 中間鰍鮀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鯉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02 Cypri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中間鰍鮀 
最大體長 1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八鬚鯉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屏東縣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臺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 
典藏標本 ASIZP0072616 ASIZP0072617 ASIZP0072618 ASIZP0080542 ASIZP0080543 ASIZP0805299 ASIZP0805300 ASIZP0805301 ASIZP0807470 ASIZP0807471 ASIZP0915299 ASIZP0915300 ASIZP0915301 ASIZP0917470 ASIZP0917471 NMMBP02726 NMNSF00935 NMNSF01434 NTHUB00710 NTHUB01879 NTHUB01880 NTMP0855 NTUM05253 USNM00200245Holotype USNM00202593Paratype  
英文俗名 Hainan eight-barbel gudgeon 
瀕危狀態 III 農委會公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NT 2017淡水魚紅皮書:NT
形態特徵

身體延長,前部略圓而粗狀,頭胸腹面平坦,後側略側扁。頭中大而平扁,吻圓鈍。口下位,弧形。有鬚4對:頜鬚1對,末端僅達眼眶前緣之下方;頤鬚3對,頤鬚間有許多小乳突。體被中小型圓鱗,僅背鰭前鱗具弱的稜脊,胸腹部裸露無鱗;側線完整,平直;側線鱗數36-38。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2(不分枝軟條)+6(分枝軟條)。體背側黃褐色,腹部灰白色。體背部佈有小斑點,側線中央有一條由7-9個黑色塊狀斑紋所連成的縱紋;眼下緣至口角處具一黑色線紋。背、尾鰭基部略黑,餘鰭淺灰色。雖然何舜平、陳宜瑜(1998)在著作中將臺灣所產的中間鰍鮀列為中國所產的科勒氏鰍鮀(也稱海南鰍鮀)(Gobiobotia kolleri)之次同種異名,但該文獻中並沒有檢視比對產自臺灣的標本,也沒有相關的分類論述。因此本資料庫目前不採用該筆文獻中對中間鰍鮀分類地位變更的結論,仍維持中間鰍鮀(Gobiobotia intermedia)分類地位之有效性。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棲息於水流湍急且為高溶氧的溪流底層。雜食性,主要以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或是啄食石礫而濾食藻類及有機碎屑為食。遇驚擾時有鑽砂躲藏之行為。 

地理分布

分布於海南島、越南及臺灣。臺灣分布於南部高屏溪中流及其支流,族群量已日漸稀少。 

漁業利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