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魚科簡介
蝴蝶魚科(Chaetodontidae)魚類全世界共13屬125種,目前台灣記錄6屬45種,身體側扁,有著炫麗的色彩及突出而小巧的嘴巴,為水族飼育的寵兒,大部份蝴蝶魚以浮游生物和珊瑚蟲等為食物。蝴蝶魚的鑑定以身上花紋為鑑別種類的重要依據之一。蝴蝶魚科許多種類在身體後方具像眼睛的黑斑,俗稱「假眼」。真正的眼睛,以一條通過眼睛的黑色條紋掩飾,使捕食者誤認尾部為頭部的障眼法。某些種類的假眼會隨成長而消失不見,但黑色眼帶卻是保持存在。蝴蝶魚屬(Chaetodon)為蝴蝶魚科中最多物種的屬,蝴蝶魚屬魚類的幼魚期頭部呈圓形,但隨著成長頭部會漸漸由圓形變為嘴尖形。幼魚期前鰓蓋骨邊緣具骨板,其末端可延伸至胸鰭基部以後,但骨板隨著成長而逐漸消失。蝴蝶魚仔稚魚期頭部的眼帶、骨板及身上的假眼具有自我保護的功能。蝴蝶魚屬之仔稚魚因種間缺乏明顯形態特徵,加上隨著不同發育階段有不同的形態變化,故僅利用形態特徵不易鑑別至種的層級。
生命條碼技術應用於蝴蝶魚科仔稚魚的種類鑑定
揚旛蝴蝶魚(Chaetodon auriga)及飄浮蝴蝶魚(Chaetodon vagabundus)為常見種,有相似的花紋及體色。魚體皆呈前白後黃,體側的黑色條紋呈「人」字形。揚旛蝴蝶魚背鰭後端具眼斑,且有一鰭條延長為絲狀,俗名「人字蝶」。飄浮蝴蝶魚體後方具二條黑橫帶,有「假人字蝶」之稱呼。飄浮蝴蝶魚及揚旛蝴蝶魚的仔稚魚也像成魚一樣有相似的特徵(圖1),仔稚魚標本在墾丁海域於夜間使用燈光誘捕器(light trap)捕獲,發育階段為即將結束漂浮期快沈降至珊瑚礁區的稚魚期,外形非常相似,頭部皆具明顯眼帶,背鰭軟條部分具眼斑。尤其是製成標本而鮮艷的體色褪去時,此二種的仔稚魚標本難以用形態判定種別。
近年的生命條碼技術只需利用一小塊組織,就能輕易鑑定不同生活史時期的仔稚魚樣本,圖2為蝴蝶魚科仔稚魚與成魚親緣關係的比對結果,由圖2可看出C1(標本照)及C3(生態照)仔稚魚為揚旛蝴蝶魚;C2(標本照)及C4(生態照)為飄浮蝴蝶魚。方框內紅色數字代表遺傳距離的差異,數值在0.005以內,可以判定為同種。故圖1及圖3中的仔稚魚可以確認為揚旛蝴蝶魚及飄浮蝴蝶魚之仔稚魚。
圖3為2008年6月在墾丁海域於夜間使用燈光誘捕器捕獲的二尾蝴蝶魚科仔稚魚,從外型觀察原先以為是同一種,皆具眼帶及背鰭軟條部的眼斑。經數日飼養後,發現二尾稚魚體色皆由黃底轉變白底,背鰭軟體處皆具一大眼斑,不同的是揚旛蝴蝶魚(左圖)黃色素分佈範圍較大,由背鰭前方至腹鰭後方皆覆蓋黃色素;飄浮蝴蝶魚(右圖)黃色素分佈範圍較窄,僅由背鰭後方至腹鰭後方蓋覆黃色素,在黃色素前方有一條黑帶。魚類在死亡後,除了黑色素會保留外,其餘色素會漸漸退去。利用飼育方式觀察仔稚魚成長變化有利於做物種上的鑑別,但僅適用可成功人工飼養的魚種。
生命條碼是一個方便的鑑種技術,可從魚卵至仔稚魚之不同發育階段,甚至殘破的標本都能輕易的鑑別至種名,可突破過去不易鑑定至種的瓶頸,但前提需具備完備的成魚生命條碼資料庫,才能提高鑑種的成功率及精確性。
圖1. 揚旛蝴蝶魚(左圖)及飄浮蝴蝶魚(右圖)仔稚魚
圖2. 揚旛蝴蝶魚及飄浮蝴蝶魚仔稚魚與成魚比對之類緣關係樹
C1及C2序列來源為圖1之標本;C2及C3序列來源為圖3之樣本
圖3. 揚旛蝴蝶魚(左圖)及飄浮蝴蝶魚(右圖)仔稚魚生態照
C3-1及C4-1圖為剛採集到的仔稚魚形態
C3-2及C4-2圖為經過五~六日飼育後的仔稚魚形態
-原文刊登於水試專刊2010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