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在大洋生態系中,生物的種類比較少,如軟骨魚類的鯊魚、魟魚。而硬骨魚類的小型魚如飛魚、沙丁魚,鯡科、鯷科的魚等等,還有鯖科的魚,特別是體型比較大的鮪魚、鰹魚、旗魚、鬼頭刀,甚或是臺灣沒有的鮭魚,另外如深海中的皇帶魚、翻車魚,也都會分布在大洋的環境裡。
大洋中的魚類,為了不被吃掉,常常可見體型的演化以適應環境,例如在體色的分布上,背部多為深藍色,魚腹則為乳白色,因為從海面上看下去,深藍色的魚背可以隱藏於海水中,從海底向上望時,映著天空的白光能夠讓乳白色的魚腹比較不容易被發現,形成一種保護色。
在臺灣大家比較熟悉的飛魚,有特別發達、比較長的胸鰭與腹鰭,兩鰭展開時酷似鳥類的雙翼,尾鰭的上葉比較短、下葉比較長,不對稱的尾鰭能夠讓牠在海上滑翔時,藉由尾鰭下葉的震動,用類似打水漂的作用力再往上飄。近來由於飛魚卵在臺灣被大量捕撈與採集,群體的數量銳減,因為卵被人類吃掉了,海中的大魚數量也減少,魚類資源若沒有好好地管理,一旦吃過了頭,下一代就連看也看不到了。
大洋生態系因多屬公海的範圍,過去缺乏管理,臺灣的遠洋漁業便曾被舉過黃牌,臺灣漁業一年的捕獲量約為120-130萬噸,其中70%都是遠洋漁業,抓大魚,對海洋必須負有比較高的責任,因為從「海產足跡 (Seafood footprint)來看,「一公斤鮪魚在食物鏈所代表的衝擊大約是一公斤沙丁魚的100倍」。因此臺灣與秘魯的漁獲量雖差不多,但比起祕魯以沙丁魚為主要漁獲,我們要負的責任其實要比他們多達100倍。
正因為公海資源被消耗與破壞,聯合國正在修改海洋法公約,將公海漁業資源的保護列為修改的重點,勢必將對漁民的生計產生重大的影響。臺灣的遠洋漁業也最好早些提出因應的對策。
[前往講堂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