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mnothorax monostigma (Regan, 1909)

眼斑裸胸鯙
眼斑裸胸鱔
錢鰻,薯鰻,虎鰻
One-spot moray
經濟性物種 食用魚類
礁區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Anguilliformes » Muraenoidei » Muraenidae » Gymnothorax
Gymnothorax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Anguilliformes
Muraenoidei
Muraenidae
Gymnothorax

綜合描述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體棕色,眼後有一方形黑斑,其大小如眼徑;下頜兩側有4或5個黏液孔,後鼻孔有一白斑。魚活時眼紅;眼後部黑色;黏液孔四周粉紅;鰭淡棕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onostigma 上次更新:2012-03-21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馬爾地夫,東至馬貴斯及土木土群島,北至臺灣,南至巴布新幾內亞等海域。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onostigma 上次更新:2012-03-21

尺寸

體長:44: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onostigma 上次更新:2012-03-21

棲地

主要棲息於位於拂浪區內的珊瑚、岩礁的洞穴及隙縫中。以魚類為主食,偶食甲殼類。
礁區近海沿岸

1~3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onostigma 上次更新:2012-03-21

效益(利用)

一般可利用延繩釣、手釣和籠具誘捕等漁法。可食用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ymnothorax monostigma 上次更新: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