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assis interrupta Bleeker, 1852

ASIZP0058228
斷線雙邊魚
斷線雙邊魚
玻璃魚,大面側仔
Long-spined glass perchlet
礁區 砂泥底 河口 淡水 近海沿岸 潟湖 礁沙混合區
半淡鹹水 海水
Species 種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Perciformes » Percoidei » Ambassidae » Ambassis
Ambassis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Perciformes
Percoidei
Ambassidae
Ambassis

綜合描述

體較高,呈長卵圓形,側扁;背部輪廓弧形,腹部輪廓與其同形;眼上方之頭背部不凹入。頭中小。眼中大。口大,斜裂;頜骨、鋤骨和腭骨均具呈絨毛狀齒。眶前骨及前鰓蓋骨均雙重緣,具細齒或小棘;眶上骨1棘;鰓蓋骨後緣無棘;間鰓蓋骨後緣具鋸齒。體被圓鱗,易脫落,頰部2列鱗,鰓蓋亦被鱗;背前鱗數10-14;側線於體中部後方中斷。背鰭單一,具深缺刻,背鰭鰭條數VII-1+9-10;臀鰭鰭條數III+9-10;尾鰭深叉形。體透明而散有黑色素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assis interrupta 上次更新:2012-03-14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尼,東至帛琉,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臺灣發現於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assis interrupta 上次更新:2012-03-14

尺寸

體長:12: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assis interrupta 上次更新:2012-03-14

棲地

主要棲息於沿岸、潟湖、沼澤或紅樹林,通常活動於汽水域,亦可進河川下游淡水域。群游性。肉食性魚類,以水生昆蟲及小型魚介貝類為食。
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0~1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assis interrupta 上次更新:2012-03-14

效益(利用)

小型至中小型魚類,無食用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mbassis interrupta 上次更新: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