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pus argenteus (Euphrasen, 1788)

ASIZP0079498
銀鯧
銀鯧
白鯧,正鯧,銀鯧,支子
Silver pomfret,White pomfret
經濟性物種 食用魚類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Perciformes » Stromateoidei » Stromateidae » Pampus
Pampus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Perciformes
Stromateoidei
Stromateidae
Pampus

綜合描述

體側扁,體呈近橢圓形,背、腹緣弧形隆起。頭較小,側扁而高。吻短而圓鈍。口小,斜裂;上頜略突出;上下頜有一列細齒,鋤骨、腭骨及舌上則無細齒。前鰓蓋骨邊緣不游離,主鰓蓋骨具柔軟扁棘。鰓耙細弱,排列稀疏;鰓裂較小,鰓膜與喉峽部相連。體被細小圓鱗,且易剝離;側線完全,頭部後方之側線管在側線上方區後緣呈圓形,側線下方區向後延伸至胸鰭1/3處之上方。背鰭及臀鰭前方軟條特長,呈鐮刀狀,但不伸達尾鰭基部;無腹鰭。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面呈銀白色,各鰭略帶黃色及淡墨色邊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argenteus 上次更新:2020-05-03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波斯灣,東至印尼,北至日本。臺灣主要分布於西部及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argenteus 上次更新:2020-05-03

尺寸

體長:6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argenteus 上次更新:2020-05-03

棲地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水域,常與金線魚、鰏科或對蝦等共同出現於群體中。以水母、浮游動物等為食。冬天到夏天為產卵期,會成群靠近沿岸群游於中層海域,產卵後秋天再出外海,孵化後的幼魚成長至3公分左右時,即向外海游出。
砂泥底近海沿岸

5~11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argenteus 上次更新:2020-05-03

效益(利用)

一般以圍網或刺網捕獲,漁期主要在2-4月間。屬於高級的食用魚種,肉質細嫩,多脂肪,故入口即化,很適合老人小孩。不論是蒸、煎、炸及烤等,都相當鮮美,是各大餐廳十分受到青睞的魚種。不過不能放太久,肉很容易腐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ampus argenteus 上次更新: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