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dacnis radcliffei Smith, 1913

Eridacnis radcliffei@Jheng0048
雷氏光唇鯊
斑鰭光唇鯊
沙條,花尾貓鮫
Pygmy ribbontail catshark,Pygmy ribbontail cat shark
食用魚類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型頗為修長。頭平扁,頭寬比頭高大。頭蓋骨具眶上脊。吻中長而鈍圓。眼中大,橢圓形,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前鼻瓣短小,與上頜有一短距離,無鼻鬚;無口鼻溝。口寬大,近三角形;無唇褶;口裂內部及鰓耙邊緣具乳突;齒細小密列,3齒尖型。噴水孔小,新月形,位於眼後。盾鱗3棘突3脊突。背鰭2個,第一背鰭位於胸鰭後角上方,上角圓鈍,後角凹入,下角略尖突;第二背鰭大小及形狀略同於第一背鰭;腹鰭小於背鰭;臀鰭低平,與第二背鰭約略相對;胸鰭長方形;尾鰭狹長,上葉發達;尾鰭下葉前部與中部連合,狹長低平,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與上葉相連呈圓形。體灰褐色,腹部灰白,除尾鰭具垂直暗帶外,其餘各部無特殊色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ridacnis radcliffei 上次更新:2012-02-23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坦尚尼亞、亞丁灣、印度、安達曼群島、越南、臺灣及菲律賓等。臺灣分布於西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ridacnis radcliffei 上次更新:2012-02-23

尺寸

體長:24: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ridacnis radcliffei 上次更新:2012-02-23

棲地

棲息於大陸棚或島嶼棚的底棲性魚類。主要以硬骨魚類及甲殼類為食,偶亦捕食烏賊。是鯊魚中體型最小之一。
砂泥底近海沿岸

71~766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ridacnis radcliffei 上次更新:2012-02-23

效益(利用)

主要以底拖網捕獲,一般捕獲魚體較小,故以下雜魚處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Eridacnis radcliffei 上次更新:201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