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寬廣且延長,其長度約為頭長的一半;眼睛一般大,眼徑長稍小於兩眼眶距離、吻為眼徑之3.2-3.8倍。尾粗,長度約與體盤長相等,體盤寬約為尾長的1.2-1.8倍。兩背鰭大小接近相等。背部表皮覆蓋許多小刺,僅腹鰭前葉無分布,而成熟的雄魚這些小刺在胸鰭的中央,分布會漸漸稀疏,而雌魚在脊椎表層會較密集且與幼魚階段相似;兩個背鰭及尾鰭上皆有分布。項棘約2-6根,肩胛刺1根;尾部有一列刺,約18-28根。腹部平滑無刺。新鮮標本體盤背部呈金褐色,浸漬福馬林後保存後顏色會逐漸轉灰棕色,無任何斑塊;腹部一般呈白色,但尾部顏色較暗。吻部軟骨長,與頭蓋骨相當。腹部及背鰭前脊椎骨數約34-40個、73-82個。腸螺旋瓣10-11個(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可能是糙體深海鰩(Bathyraja trachouros)的誤鑑(Ebert et al. 2013),是需要再進一步研究之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