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oraja tobitukai (Hiyama, 1940)

ASIZP0066925
日本隆背鰩
日本隆背鰩(短鰩)
隆背鯆魮,魴仔
Leadhued skate
深海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盤長佔全長45.7-48.4%,體盤寬51.3-55.9%。體盤長佔體盤寬約86.5-92.8%,頭長32.3-37.9%,吻長20.9-24.5%,兩眼眶之間的寬度4.3-6.2%,兩出水口間的寬度11.5-12.6%。體盤圓,雄魚吻較尖,雌魚則否,吻軟骨與頭顱軟骨連接,較不堅硬。腹鰭前瓣長,後緣凹陷。尾部細長,其長度大於體盤長和寬。背鰭幾乎接觸在一起,兩背鰭之間無小刺,但體盤背部的表面分布許多絨毛狀小刺,胸鰭基部較稀疏,眼眶周圍及尾上刺較大但不規則分布,體盤腹部則無分布。交接器頂點尖,缺乏偽管(pseudosiphon)。體盤背面呈藍棕色,腹部灰到淡棕色,而洩殖孔及鰓裂附近則顏色較深。感覺孔呈灰白色且不明顯。(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otoraja tobitukai 上次更新:2013-03-07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 日本、琉球、東中國海與臺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otoraja tobitukai 上次更新:2013-03-07

尺寸

體長:5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otoraja tobitukai 上次更新:2013-03-07

棲地

屬深海底棲魚類,深度約300-1000公尺,卵生。
深海

300~100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otoraja tobitukai 上次更新:2013-03-07

效益(利用)

偶由底拖網捕獲,非重要之經濟魚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otoraja tobitukai 上次更新: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