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aenidae

ASIZP0056637
ASIZP0063230
ASIZP0073403
ASIZP0065449
鯙科
海鱔科
Family 科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Anguilliformes » Muraenoidei
Muraenoidei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Anguilliformes
Muraenoidei

綜合描述

體呈圓柱狀,尾部側扁。頭長。身被厚皮,且分泌有黏液,皮膚上的色素細胞多且密集。體表無鱗。口大;齒十分銳利,排列形式獨特;無舌。後鼻孔為圓孔狀、管狀或短管狀。鰓裂孔狀;第四對鰓弓變粗特化,與位於食道上、下方的咽頭齒板相連,形成一輔助嚥食的骨質構造。無胸鰭及腹鰭;背鰭基底起始於鰓孔前方;背鰭、臀鰭與尾鰭相連。體色及斑點變化大,有單色、細點、圓點、不規則花紋及條紋等,是本科魚類分類時的重要依據。目前全世界鯙科共有二個亞科:鯙亞科(Muraeninae)和鰭尾鯙亞科(Uropterygiinae),約16屬185種以上。其中鯙亞科是鯙科中最常見且最主要的一個亞科,其背鰭、尾鰭及臀鰭彼此相連且明顯,包含蝮鯙屬 (Echidna)、勾吻鯙屬 (Enchelycore)、鼻瓣鯙屬 (Enchelynassa)、裸鯙屬 (Gymnomuraena)、裸胸鯙屬 (Gymnothorax)、單鰓斑鯙屬 (Monopenchelys)、鯙屬 (Muraena)、擬蝮鯙屬 (Pseudechidna)、管鼻鯙屬 (Rhinomuraena)、星斑鯙屬 (Siderea) 及長鯙屬 (Strophidon) 等11 屬。鰭尾鯙亞科則各止於尾部末端,且相連多不明顯,包括裸臀鯙屬 (Anarchias)、裂口鯙屬 (Channomuraena)、鬍鯙屬 (Cirrimaxilla)、長圓鯙屬 (Scuticaria) 和鰭尾鯙屬 (Uropterygius)等5屬(Nelson, 1994;Chen et Shao, 1995;Nelson, 2006),台灣記錄2亞科13屬71種,包括1新屬—鬍鯙屬(Cirrimaxilla)、(Shen et al., 1993;Chen et al., 1994; Chen et Shao, 1995;臺灣魚類資料庫, 2016)。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uraen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之溫、熱帶海域,少數幾種可進入淡水域生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uraen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屬夜行性魚類,大部分種類白天躲在珊瑚礁穴或岩塊下,僅頭部露出洞口,尾部捲縮在洞內,張口呼吸時即顯露出其銳利之牙齒,少部分種類如管鼻鯙則生活在沙地海域。它們屬於捕食者,多半夜間出外掠食其他魚類,利用其如刀片般有時又內彎的牙齒,配合本身體軀似蛇般有力的扭曲力,獵物一旦被咬著則難以脫身;有的種類則以底棲動物或甲殼類等為食。由於皮膚厚且有黏液保護,使得它們能在珊瑚礁縫及岩縫中穿梭而不受傷。有些鯙類具有性別兩色之現象,且伴隨有性轉變發生;有的種類先雌後雄 (protogynus),有的先雄後雌(protandry)。例如黑身管鼻鯙(Rhinomuraena quaesita)之幼魚為黑色,隨成長而變為艷藍色且帶有黃色鰭的雄魚,待完全變為黃色時,則已性轉變為雌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Muraen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