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首頁
>
Adrianichthyidae
Adrianichthyidae
中文名
怪頜鱂科
中國大陸俗名
怪頜鱂科
分類資訊
Family 科(臺灣目前記錄 1 屬,1 種)
分類階層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
鶴鱵目 Beloniformes
»
怪頜鱂亞目 Adrianichthyoidei
怪頜鱂亞目 Adrianichthyoidei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鶴鱵目 Beloniformes
怪頜鱂亞目 Adrianichthyoidei
ASIZP0059501
作者:蔡正一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資訊總覽
多媒體
標本
子分類階層
綜合描述
體上無側線。鼻孔1對。鰓被架4-7。無鋤骨、上匙骨、中翼骨及前頜骨。前頜骨無突起。背鰭單一,位於體之後部;臀鰭與其相對。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Adrianichthy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分布於印度至日本及印度-澳洲群島的淡水域及河口域。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Adrianichthy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淡水域或河口域之小型魚類。卵生或卵胎生。一般生活於水體表層,常見於溝渠、池塘、稻田或沼澤區,環境適應力強。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Adrianichthy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綜合描述
分布
棲地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