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gnathidae

ASIZP0059949
ASIZP0068263
ASIZP0072746
ASIZP0056534
海龍科
海龍科
Family 科(臺灣目前記錄 20 屬,47 種)

綜合描述

體長形,具棱角或側扁,尾部細長。全體被特殊環化(ring-like)及硬質化之皮狀骨板(dermal plates)。頭細長,常具突出的管狀吻。口小,端位;無齒。鰓裂小,位於頭側背部;鰓4個,葉片狀;偽鰓發達。雌雄異型,雄魚腹部具育兒囊或育兒袋。背鰭單一,小型;臀鰭很小,與背鰭常相對;一般具胸鰭;不具腹鰭;尾鰭有或無,無尾者尾端常卷曲;各鰭均無硬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yngnath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少數可進入河口域及淡水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yngnath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主要棲息於沿海礁區、潟湖區及沼澤區等藻類叢生的水域,極少數可進入河口域或淡水域,為小型稀見魚種,無食用之經濟價值。一般棲息深度不及50公尺。具特殊生殖方式,即雌魚將受精卵產入雄魚腹部或尾部之孵化袋,而由雄魚保護受精卵直至孵化成小魚後方排出。主要以微小之浮游甲殼類為主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Syngnathidae 上次更新: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