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首頁
>
Diodontidae
Diodontidae
中文名
二齒魨科
中國大陸俗名
刺魨科
分類資訊
Family 科(臺灣目前記錄 3 屬,6 種)
分類階層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
四齒魨亞目 Tetraodontoidei
四齒魨亞目 Tetraodontoidei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四齒魨亞目 Tetraodontoidei
ASIZP0078610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78679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78697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ASIZP0078928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資訊總覽
多媒體
標本
出現紀錄
子分類階層
綜合描述
體呈圓筒形,頭及體前部寬圓,尾部漸短小而呈錐狀。背部平廣有氣囊,腹部能膨脹。口小,內有發達之內齒板,上、下頜各一片,中央無骨縫,故名之「二齒魨」。鼻瓣為短觸角狀,每側各有一枚;眼大。無腹鰭及側線; 背鰭和臀鰭短而圓,位置偏於體之後半部。體被由鱗片特化而成之強棘,故以往稱之「刺河魨」,俗名為「刺海豬仔」 或「刺規仔」。全世界計6屬19種(Nelson, 2006),臺灣紀錄3屬7種(臺灣魚類資料庫, 2012)。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Diodont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Diodont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仔稚魚時期行大洋漂游生活,成魚後則棲息於岩礁區之淺水域,不善游泳,行動緩慢。晝間多半棲息在岩洞或石堆中,傍晚出來覓食。平時體表之硬棘全倒貼於身上,一旦遇有掠食者來襲之危急時刻時,則會吞水使身體膨脹,因而豎起全身強棘,使捕食者無法吞食之。肉食性,藉其堅硬頜齒咬碎具殼之貝類、棘皮動物及螃蟹等無脊椎動物為食。有些魚種之內臟器官有毒,體表又具長硬棘,處理不方便,因而較少人食用。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Diodont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綜合描述
分布
棲地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