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首頁
>
Molidae
Molidae
中文名
翻車魨科
中國大陸俗名
翻車魨科
分類資訊
Family 科(臺灣目前記錄 3 屬,3 種)
分類階層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
四齒魨亞目 Tetraodontoidei
四齒魨亞目 Tetraodontoidei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四齒魨亞目 Tetraodontoidei
ASIZP0059908
作者: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CC BY-NC 4.0 International
Masturus lanceolatus@fishdb-media-5864
作者:郭道仁
著作權利所有
Mola mola@Jheng2565
作者:鄭義郎
著作權利所有
Masturus lanceolatus@Jheng2564
作者:鄭義郎
著作權利所有
資訊總覽
多媒體
標本
出現紀錄
子分類階層
綜合描述
體高而側扁,橢圓形或長方形;頭短而圓鈍。口小,前位。前頜骨與上頜骨癒合,不能伸縮;上下頜齒癒合,各成一齒板,中央無縫。鰓孔小,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體被小鱗板,使得皮膚頗為粗糙。無側線。無氣囊。背鰭單一,直立而高大,無硬棘;臀鰭與背鰭約略同型而相對,二者之鰭條延伸至體尾部而相連而形成“舵鰭”;胸鰭小,圓形;無腹鰭,無腰帶;無尾鰭,無尾柄。全世界計3屬3種(Nelson, 2006),臺灣紀錄3屬3種(臺灣魚類資料庫, 2015)。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Mol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分布
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Mol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棲地
中、表層水域之大洋漂游性魚類,通常在外海的海面緩游,靠鰓孔噴出的水來控制前進或後退的方向,有時亦由口部噴水作為推動力。獨自或成對游泳,有時也數尾聚集成一小群。行動遲緩,晴天風平浪靜時,常將背鰭露出水面,遇風浪時則平臥。它們的體型獨特是因在成長發育過程中經歷了複雜的變態。主要覓食大量的水母。最大體長超過2公尺,體重可達1000公斤,一次產卵可達3億顆卵,是現生魚類中最多的。
|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
來源學名:Molidae
|
上次更新:2024-09-04
綜合描述
分布
棲地
魚知識+
公告事項
關於本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