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硬底質生態系_岩礁岸和潮間帶生物的適應及分布

內容摘要 | 

硬底質的海岸,除了珊瑚礁之外,還包括生物性如藻礁、蟲礁或牡蠣礁這類由生物遺骸堆積而成的海岸,以及由岩石、碎礫構成的非生物性礁岸。

硬底質的海岸由於表面崎嶇不平,生物多樣性比較豐富,跟軟底質的沙灘不太一樣,組成也不太一樣。

岩礁的海岸,浪的衝擊力量很大,沉積物會被沖掉,既使是岩石也容易傾斜、崩塌,也容易形成拱門、洞穴、海蝕柱等特別的景觀,從野柳到東北角、離島都可以看到特殊岩石的景觀。

軟底質的海灘,夾雜在岩石中間,海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靠海浪經年累月地衝擊,將圓形石塊慢慢地磨成鵝卵石,再磨成細沙。或者是來自生物的遺骸,像熱帶地區白沙灘不少是孔蟲或專吃珊瑚動物的排遺。

全球有25%是硬底質的海岸,臺灣哪一種海岸比較多?
臺灣海岸根據地質、地形可以分成四大類:北部岩石海岸、東部斷層海岸、南部珊瑚礁岸與西部軟底質的海岸,潮間帶相當寬廣。

硬底質海岸有哪些特殊的地形景觀?像女王頭、豆腐岩、壺穴、生痕化石等等。桃園觀音鄉到新屋鄉、新北市三芝到石門的藻礁海岸,由於多孔隙,表面凹凸不平,會有牡蠣、藤壺附著,生物多樣性也比較高,可以看到有孔蟲、海綿、水母、海葵、螺貝類、海蛞蝓等。

潮間帶的生物生存在惡劣的環境下,自有適應的方法,需掌握潮水起落的循環來覓食、繁殖,也需要算好時間,避免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太長或被鳥吃掉,每一種生物在潮間帶都會有離岸遠近的帶狀分佈。例如有魚類會挑大潮時到沙灘上產卵,到卵孵化時剛好值大潮便能再回到海裡。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在潮間帶也會佔據不同的位置,最高的是飛沫帶,有海蟑螂等生物,再來是上潮帶、中潮帶,再來是下潮帶,多有海星、褐藻等生物。

海星是潮間帶的關鍵種,一旦消失,牠的食物貽貝會大量繁殖,食物鏈失去平衡,也將對生物多樣性產生不好的影響。此外,海平面上升、溫度太高、環境汙染破壞等都會造成對潮間帶生物的不良影響,因此海岸在開發時,要多多思考對生態與生物造成的影響,最好儘量降低或避免人為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