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之熱帶及溫帶海域,其中有一種產於紐西蘭的種類可發現於河口區。 | |
體型小而延長,圓柱形。 眼大,上側位。吻尖突或圓突。口裂中大,端位或亞端位。頸部無皮瓣。體被細小或中大的櫛鱗;側線連續或分為前後兩段,分為兩段側線者,通常前段為有孔鱗,後段為缺刻鱗。背鰭三枚,第一背鰭具III或IV硬棘,第二背鰭具VIII—XVI硬棘,第三背鰭具8—12軟條;臀鰭I-II硬棘,14-22軟條;胸鰭寬大,末端延伸至臀鰭起點後;腹鰭喉位,具2鰭條尾鰭截形或圓形。全世界目前計有23屬,至少有150種,(Nelson, 2006),台灣目前紀錄5屬30種(臺灣魚類資科庫, 2012)。 | |
三鰭鳚為熱帶及溫帶海域珊瑚礁區之小型魚類,具有三枚背鰭而得名,最大體長約可達25公分,但一般皆不及6公分。主要棲息在藻類相當豐富的淺水礁區,有些種類甚至可在潮間帶發現其蹤影。雜食性,主要以藻類及小型之無脊椎動物為食。由於其為隱密性之魚種,且色 澤常與環境近似,故不易觀察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