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lidoperca pleurospilus (Günther, 1880)

ASIZP0067922
ASIZP0055666
Chelidoperca pleurospilus@Jheng1010
側斑赤鮨
側斑赤鮨
小花鱸,紅魚
Grouper
食用魚類
砂泥底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延長,呈亞圓筒形,標準體長為體高之4.3-4.6倍。頭背部幾乎斜直;眶間區略突出。眼大,約略等於吻長。口大;下頜略突出下頜。前後鼻孔緊鄰。鰓耙數4-6+10-11。體被細小櫛鱗,兩眼間隔具鱗;側線鱗孔數42-44。背鰭連續,有硬棘X枚,軟條10;臀鰭硬棘III枚,軟條6;腹鰭腹位,末端不及肛門開口;胸鰭長於腹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尾鰭截形,上下葉緣不突出。體呈橘紅色,體側具無黃色橫帶;體側中部具5個黑色長形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elidoperca pleurospilus 上次更新:2006-06-03

分布

分布於日本南部至菲律賓,臺灣西部及南部有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elidoperca pleurospilus 上次更新:2006-06-03

尺寸

體長:13: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elidoperca pleurospilus 上次更新:2006-06-03

棲地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砂泥淤塞的水域。生態習性不甚清楚。
砂泥底近海沿岸

80~200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elidoperca pleurospilus 上次更新:2006-06-03

效益(利用)

小型石斑魚,不是經濟性魚種。一般漁法以底拖網等捕獲,產量少。可食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Chelidoperca pleurospilus 上次更新:200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