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zania laevis (Pennant, 1776)

Ranzania laevis@Jheng2563
斑點長翻車魨
斑點長翻車魨
翻車魚,蜇魴,蜇魚,海蟲(澎湖),曼波(成功)
Slender mola,Slender sunfish,Oblong sunfish,Truncated sunfish,Trunkfish,Dwarf sunfish
經濟性物種 觀賞魚類 食用魚類
大洋 近海沿岸
海水
Species 種

綜合描述

體高而側扁,呈長橢圓形,無尾柄。頭高而側扁。眼小,上側位,眼間隔突起。吻圓鈍。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喙狀齒板,無中央縫。鰓孔小,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體和鰭均粗糙,具棘狀或粒狀突起;無側線。背鰭高大呈鐮刀形;臀鰭與背鰭同形且相對;背鰭與臀鰭鰭條向後延伸至體末端相連而形成一截形假尾鰭(pseudo- caudal fin)或稱舵鰭(clavus);無腹鰭;胸鰭較長,尖形,胸鰭基部斜行;尾鰭消失。體背側灰褐色,腹側銀灰色;頭部約具6條暗色弧線;體側前部約3-4條暗色點狀斜帶;體背側亦具多條大小不一之暗色點狀帶;體側後端灰黑色,上有多條大小不一之白色帶。各鰭灰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Ranzania laevis 上次更新:2013-08-12

分布

分布於全世界各熱帶及溫帶暖水域海域。臺灣東部海域有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Ranzania laevis 上次更新:2013-08-12

尺寸

體長:100: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Ranzania laevis 上次更新:2013-08-12

棲地

大洋性表層魚類,棲息於較外海水域。通常獨游或集聚成群。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而隨波逐流,或正常游泳於表水面,露出背鰭。主要以浮游甲殼類為食。
大洋近海沿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Ranzania laevis 上次更新:2013-08-12

效益(利用)

主要漁法為定置網,全年皆產,無明顯盛漁期,東部偶而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Ranzania laevis 上次更新:20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