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ssogobius celebius (Valenciennes, 1837)

ASIZP0072520
ASIZP0072405
ASIZP0072406
多孔叉舌鰕虎
盤鰭舌鰕虎魚
盤鰭叉舌鰕虎
Celebes goby
數據缺乏(DD)
淡水 半淡鹹水 海水
Species 種
Actinopterygii » Neopterygii » Perciformes » Gobioidei » Gobiidae » Glossogobius
Glossogobius
Actinopterygii
Neopterygii
Perciformes
Gobioidei
Gobiidae
Glossogobius

綜合描述

背鰭VI-I , 8~9 ; 臀鰭 I , 8 ; 胸鰭 19 ; 縱列鱗 31~32 ; 橫列鱗 10~11 ; 背鰭前鱗 14~15。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背前區的鱗列達眼的後部,胸、腹部有略小的圓鱗。第一背鰭以第2鰭棘最長,但不延長呈絲狀。腹鰭呈略小的吸盤。尾鰭呈長圓形。體色呈淡棕色。體側具5列不連續的黑褐色線紋;體側中央具有1列略成方形的黑斑,最後一個位於尾鰭基部,成一分岔狀的黑斑。頰部劇不規則的黑褐色斑塊。背鰭及尾鰭各具有數列暗紅褐色的點紋。胸鰭基部具有2個黑斑。(2019/05/06)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lossogobius celebius 上次更新:2023-08-21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與大洋洲水域,北自日本琉球群島,南抵澳洲北部區域的溪流下游至河口水域之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lossogobius celebius 上次更新:2023-08-21

尺寸

體長:14:c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lossogobius celebius 上次更新:2023-08-21

棲地

主要棲息於溪流下游的緩流河段,可棲息於純淡水水域。肉食性,以小型水生動物為食。
0~2 公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lossogobius celebius 上次更新:2023-08-21

效益(利用)

屬於中型叉舌鰕虎,一般無漁業利用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lossogobius celebius 上次更新: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