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影響海洋生物分布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陽光,接再來則是水溫,以及鹽度、氣候、洋流等。這些不同的因子,會讓海洋有不同的分區、分帶與分層,英文上都稱為zone,因此在中文翻譯上花了不少心力來討論區分。
海洋的區分方法,從底棲的環境來分,可以分成潮間帶、亞潮帶、深海區。從海水的深度來分,可以分成0-200公尺的表層帶、200-1000公尺的中層帶、1000-4000公尺的深海帶、4000-6000公尺的深淵帶、6000公尺以上的超深淵帶。從海底的地形則是大陸棚、大陸斜坡、深海平原、海底山、中洋脊、海溝。從光線的強弱則可分成,0-200公尺的有光層、200-1000公尺的弱光層、大於1000公尺的無光層。
另外,水溫的高低與洋流有關,也受緯度的影響。
岩礁潮間帶可分成:飛沫帶,為袋狀分布最高、最乾燥的地方。上(高)潮帶,只有在潮位較高的大潮汐時會被海水淹沒。中潮帶,一天當中有部分的時間被海水淹沒。下(低)潮帶,是潮間帶水份最充實的地方,通常都是潮濕的。
深海生物可分為異營性生物和自營性生物,異營性生物生活在上層水域,以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或是生物殘渣,也就是所謂的深海飄雪為食。自營性生物則生活在熱泉或冷泉周圍,透過光合作用形成有機物質。
[前往講堂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