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綠色能源,而最受討論的莫過於離岸風機發電。離岸風電指的是在海域或淡水域地區,在海上建造的風機電場,再經由電路輸送電力到陸地。
陸上也有許多的風力發電風機,但在陸地上建造風機較為容易,所需要的經費也較低,再加上台灣地狹人稠,且較具風力的的地方都是在沿海地區較多,很難在陸地上增設風機,只好往海上發展。並且台灣具有很好的位置,受季風的影響,有強而穩定的風力,適合發展離岸風機發電,政府也極力推動中,期望解決核能發電與火力發電所帶來的輻射與空汙問題。
因為投入的資金高,風機所能提供的電能備受質疑。但其實風機只要能緩慢地轉動,就能提供很高的電能,若這些風場的都能順利運行,那麼可以等於第一核能電廠二十三座的發電量,也等同於五座台中的火力發電廠發電量。風力發電不需要能源的消耗,也不會有空汙、核廢料的問題,可以減少排碳量,這樣的綠能發電是勢在必行的趨勢。
以經濟的角度來看,離岸風機得設立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因此也需要許多銀行願意貸款與融資,除此之外還要形成一個產業的供應鏈,這一串複雜的關係都需要各方面的人力投入,因此可以促進經濟上的發展。
[前往講堂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