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生物多樣性

內容摘要:

生物多樣性這個名詞,最早是由螞蟻分類學家威爾森提出來的,當初的英文意指「生物的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定義較為狹義,指對地球上所有植物、動物、真菌及微生物物種種類的清查,以數量來代表生物多樣性。

而後,意義被擴充、涵蓋到所有生命世界的層面,包括了:基因遺傳的角度、物種的角度、乃至於物種棲息的環境、生態系的角度,在這個定義下,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可說是等同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大家比較不了解,指的是遺傳基因序列的多樣,其為生物適應環境變化的基礎,例如因應特殊氣候而發展出抗旱、抗鹽的特性,不少生物技術的發展便是以此為基礎,衍生轉變成為特定的功能與用途。而物種多樣性意指生物的多樣,例如1種、2種……等。同一個類群可能有非常多種不同的種類,這其實是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除了提供農、林、漁、牧的資源,也是發展生態旅遊的基礎。生態系的多樣性則指生物與非生物的互動系統,是物種與基因賴以存續的根基。臺灣物種的多樣性平均都是其他國家的許多倍,如以陸域的面積比來看,概估大約是其他國家的100倍,海域則有約400倍之高。

每一種生物都在地球上具有特定的功能與角色,生物要維持多樣,生態系才會健康、健全、穩定。生物多樣性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自然的生態系難以用人工去複製。現今很大的危機便在於人們對物種的認識太少,沒有足夠的分類學家進行研究、分析,在我們還不認識時,物種就消失了。

目前正值生物多樣性的第六次大滅絕,根據科學家評估,若再不減緩物種消失的速度,到2050年,地球上可能1/3的物種會絕滅。再過一百年,將會有超過50%的物種會滅絕,屆時生態系崩盤,人類大概難以存活。

因此,人們要愛護所有的野生動植物,當成是跟我們一樣是生長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加以愛護。


[前往講堂總覽

相關連結:
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與台灣生物多樣性政策架構介紹http://e-info.org.tw/node/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