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臺灣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台灣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也不惶多讓。海洋生物學家進行調查時,在臺灣發所發現的魚類大約占全世界10%的總數,珊瑚、藻類、甲殼類,也多發現約占10%、或者更高的比例。
我們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如此豐富,主要是因為地理位置。臺灣島嶼的四周有三個水團交會,水溫、地形南北差異大,形成多樣化的棲地,因此生態系也演變得相當多樣化。
海洋生物除了是人類20%的動物蛋白質來源,也扮演著地球的維生系統,並作為科學研究材料、食用及醫藥民生之用途,並帶動著生技產業、生質能源、仿生學、生態旅遊……等相關發展。
生物多樣性之父E. O. Wilson在《生物圈的未來》一書中曾以”HIPPO”(河馬)這個英文字來簡稱5種造成海洋生物多樣性減損的原因,即棲地破壞(Habitat destruction)、外來種入侵(Invasive species)、汙染(Pollution)、人口過剩(Population)以及過度使用 (Overexploitation)。
臺灣記錄的物種多,並不表示臺灣的資源仍相當豐富或毫無減損。相反地,有些物種已在不知不覺中面臨瀕危,若我們對海洋有正確的認知並恪守相關規定,就能減緩它被破壞的速度,藉以維持海洋的生物多樣性,使海洋能夠永續發展。
[前往講堂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