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苗放流

內容摘要:

種苗放流又稱為增殖放流,將魚類、貝類經過人工繁殖後的幼苗、成體,放回海洋、湖泊、水庫,為復育魚類的一種方式。

種苗放流並不等於放生,放流前、後有一定的程序、步驟以及單位的控管。若是放流不當,可能造成當地生態的破壞。目前的種苗放流活動多由政府單位統籌管理。

種苗放流的過程從選擇放流種類開始→培育優良種魚→種苗生產→中間育成→放流→資源育成管理→計畫性漁獲→效果評估。

種苗放流一直有些爭議存在,包括:(1)基因窄化;(2)成效不易評估;(3)有可能改變生態系。

日本放流水產生物的種類與數量居於全球之冠,包含魚類、水產無脊椎動物。而根據日本的研究發現:(1)只有少數幾種(鮭魚、帆立貝)具有經濟效益;(2)環境承載量是固定的,放流數量過多會取代野生魚類;(3)很難確定流放是否有效,因此需要謹慎評估。


[前往講堂總覽

相關連結:
魚苗放流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