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的寄生

內容摘要:

寄生是一種生物將另一種生物當成寄主,並在其身上寄居,進而對寄主造成危害。寄生依位置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身體外的寄生,像是鰓蓋等部位,稱作外寄生。另一種寄生在生體組織或器官裡的,則稱作內寄生。

海洋中也有許多以寄生方式生存的生物,例如:縮頭魚虱,牠把寄主魚的舌頭吸乾,最後自己反而變成舌頭的樣子,取代魚的舌頭,十分特殊。蚵螺會寄生在牡蠣的身上,並分泌黏液溶解牡蠣的殼,藉以進入牡蠣體內。橈足類生物也是常見的寄生海洋生物,往往能在魚的身上找到各式各樣的橈足生物。有些寄生生物本身就是魚類,像是寄生鰻,牠會去吃大魚的肌肉。還有毛鼻鯰,除了寄生於魚類體內,甚至曾經還曾進入到人類膀胱、鯊魚的心臟中。隱魚則是寄生在海參體內,但對海參並無危害。盲鰻本身算是腐食性,但有時也會在活魚的身上寄生。另外海獸胃線蟲雖然最終寄主是海洋哺乳類,但一旦進入人體仍會造成危害。

有些生物的疾病便是由於微生物的寄生,例如:宜蘭的九孔池,著苗不容易大量脫落、或是珊瑚感染白帶病、紅帶病。這些都是為生物寄生對生物造成的影響。

許多寄生生物因為過於微小而肉眼不可見,或容易被疏忽,呼籲民眾將魚肉煮熟,若有生食務必當心留意。 


[前往講堂總覽